
古诗鉴赏(8份)
第2章 题点训练二.docx
第2章 热点题源.docx
第2章 热点题源.pptx
第2章 题点训练二.pptx
第2章 题点训练三.docx
第2章 题点训练三.pptx
第2章 题点训练一.docx
第2章 题点训练一.pptx
题点训练一 诗歌情感
诗歌情感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或第×句,第×联,上片或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例】(2015·江苏卷)第10(3)题,(2015·全国卷Ⅰ)第9题,(2015·重庆卷)第11(1)题。
②该诗(或第×句,第×联,上片或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例】(2015·山东卷)第14(2)题,(2015·全国卷Ⅱ)第9题,(2015·四川卷)第13(2)题。
③请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过程。 【例】(2014·江苏卷)第10(1)题。
④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有人读出了××,请谈谈你的理解。 【例】(2014·辽宁卷)第9题。
审题要点 ①审清所给材料是局部的(某词、某句、某联、某片)还是全诗的。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把握;如是全诗的,则要分成几个局部看。
②审清是要概括还是分析。这两种问法同中有异,“分析”题不仅要概括出,还要结合词句分析。
答案要素 情感概括题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这里的“感情基调”多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惆怅、孤独、悲愤、闲适等)
情感分析题 ①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的依据和来由)
②具体+概括(先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的依据和来由,再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
真题例示
(2014·四川,1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
……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①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 【例】 (2015·北京卷)17、19题,(2015·浙江卷)第21题,(2015·湖南卷)第10(2)题,(2014·课标全国卷Ⅱ)第9题。
②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 【例】(2015·全国Ⅰ)第8题,(2014·山东卷)第14(1)(2)题。
审题要点 ①紧扣要求。要看清比较鉴赏的内容及要求,依照要求作答,不可节外生枝,答案尽量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②搜寻信息。诗歌文字量不大,阅读时要看诗题、读注释、研提示,在有限的文字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找准关键词。
③推敲用语。用语(特别是常用鉴赏术语)要准确、简明、规范,答案力求表达流畅。
答案要素 求同型:明确比较点,准确答出所比较点的概念即可。
求异型:明确比较点,分别就比较点对不同诗歌进行具体分析。
真题例示
(2015·泰州模拟,14)阅读下面两首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仙吕]后庭花
赵孟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这两首作品,在写景方面和思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