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40字。
2016届山东省莒县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语》(学而篇)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③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 (《论语•学而第一》)
【注】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指男子。②说:通“悦”。 ③乐:快乐。④愠:怨恨,生气。⑤君子:指有道德的人,有时也指有地位的人。
(1)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 愠”。
B.反映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的主张。
C.“有朋自远方来”之所以“乐”,是因为会友既有益于切磋学问,又有益于健康。
D.孔子认为,君子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小人学习是为了显示自己,因此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2)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这几段都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第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论语 学而》(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悌。孝、悌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B.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君子应该专心致力于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C.孔子认为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有了孝悌,那么人人就都能为统治者尽忠了。
D.孔子要求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2.如何理解“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话的含义。
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