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练习):专题七 古诗鉴赏(12份)
2-7-1.ppt
2-7-1a.doc
2-7-1b.doc
2-7-2.ppt
2-7-2a.doc
2-7-2b.doc
2-7-3.ppt
2-7-3a.doc
2-7-3b.doc
2-7-4.ppt
2-7-4a.doc
2-7-4b.doc
1.[2015•泰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春日闲居
徐熥
草阁春方暮,柽①阴日未斜。
蜗涎分断壁,莺语共邻家。
曲坞藏修竹,轻云覆落花。
卑栖②有至性,长此卧烟霞③。
[注] ①柽(chēnɡ):即柳树。②卑栖:居于低下的地位。③烟霞:山水胜境。
★(景物形象)
(1)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是如何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蜗牛爬过的断壁上,留下银白色的蜗涎,深黑的墙壁被一分为二。院内院外,一片莺啼之声。这是一幅美妙静谧的山村暮景图。此联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蜗涎”之静,后写“莺语”之动,以静显动,以动衬静。
(2)尾联用“卑栖”“至性”“长此卧烟霞”等表达了诗人甘于淡泊、出尘拔俗的志趣和愿意永远过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感情。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鉴赏古诗词的景物形象与表达技巧。概括景物形象时一定要运用“时间+地域+具体景物”的格式。需要注意的是该题的答题区间是三、四句。而对表达技巧的分析则不仅要指出具体的表达技巧,还要结合诗句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2)本题考查的是品味古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对思想感情的把握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品味。对该诗尾联所蕴含的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可以通过“卑栖”“至性”“长此卧烟霞”来品味。
2.[2015•枣庄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1)~(2)题。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人物形象)
(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通过娥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取、亭前柳”等表现了她的内心愁怨。
(2)①比喻。“眉共春山争秀”,以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
……
1.[2015•广东普宁第一中学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请你简析依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来诗评家认为第三句中“羡”字用得好,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春季。“东风”习惯上指春风;麦陇翠绿、青蛙鸣叫、蝴蝶飞舞、花草繁茂,这些都是春季的典型特征。
(2)“羡”字领起了后两句,对“无事”“烂醉”的蝴蝶的羡慕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自在、被大自然美景陶醉的心情,移情于物,景中含情。
解析 (1)要判断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需要从文中找出体现季节的词语或句子,根据“麦陇翠绿、青蛙鸣叫、蝴蝶飞舞、花草繁茂”等可以概括出这是春季的标志,由此推断答案。
(2)本题考查炼字。分析第三句中“羡”字,首先,要解释“羡”字的本义,领悟本字表现的诗人的情怀,同时,要从诗句的内容和手法上加以分析。
2.[2015•广东河源田家炳中学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过苏州
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注]暮亦行。
[注] 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简析“东出盘门刮眼明”中的“刮”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刮眼明”,指令人眼界明亮、开朗。一个“刮”字,生动写出了细雨过后,天气放晴,气清水秀,景色清新明媚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
1.[2015•大庆实验中学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①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②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 ①金龟: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龟。②东阳:今浙江金华县。
(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即景抒情。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不舍春离去的感伤情绪。
(2)这句话,一方面写今日买醉春风里的快乐,实际表达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一方面借想象将来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悲凉,突出人生失意的哀愁,何况今日东城买醉,仅为驱遣春愁,又非真正的赏心乐事。
解析 (1)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点明上片所写的景与要抒的情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写了哪些景,抒了哪些情。开头两句“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写暮春时节,好风吹,细雨润,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正是“绿暗红稀”,春天快要悄然归去了。第三句“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之情。 “恋树湿花飞不起”是个俊美的佳句。“湿花”应上“小雨”,启下“飞不起”。“恋”字用拟人法,赋落花以深情。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人的心情更可想而知了。春天将去的时候,落花有离树之愁,人也有惜春之愁,这“愁无比”三字,尽言二愁。如此深愁,既难排遣,故而词人将它连同春天一道付与了东流的逝水。
(2)“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