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30个字。
课题 4.更浩瀚的海洋 主备人 1 课时
备课
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2.研讨七种人的表现,领会其中所象征的七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3.体会文章诗意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 研讨七种人的表现,领会其中所象征的七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学习难点 体会文章诗意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有一位文学家,在四十岁时写下享誉世界的作品。他的悟性是艺术家的悟性,洋溢着青春气息;他的智慧是诗人的智慧,用形象和寓言来说出人生的真理。这位文学家便是近代东方文学家走向世界的先驱——纪伯伦,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更浩瀚的海洋》来体味他的智慧和悟性。
昨天,多么远又多么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一起走向浩瀚的大海,要用海水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
第一部分:开篇点题,说明“我”去大海的目的——“用海水洗去”“身上的灰尘和污垢”,引领全文。
【品味】作者用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表现作者对真的追求。他追求的是生活之美、精神之美。
“要用海水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表达出作者对美的追求。
我们一到海边,便开始寻找一块可以遮人耳目的空地。
我们一面走,一面四下张望,只见一个男人坐在一块灰色的岩石上,手里提着一只口袋,他从口袋里捧出一把一把的盐,撒向大海。
我的心对我说:“这是个只看生活阴暗面的悲观者,悲观的人不配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体。我们离开这个地方吧,这里无法沐浴。”(①“我的心对我说……”在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何作用?)
【段析】作者否定了第一种人生态度——悲观厌世者。
【品味】“灰色的岩石”正是男子灰暗心境的写照。他明知大海是咸的,却往大海里大把撒盐,对生活有种破罐破摔的绝望。作者并不喜欢用灰色眼光来看待世界。
于是我们离开了这地方,继续前行,来到一棵长在海边的白杨树下。只见一个男人站在一块白色的岩石上,手里举着一个镶满珠宝的匣子,他从匣中取出一块一块的糖,抛入海中。
【品味】画线句用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后面几个人之间也有
类似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我的心对我说:“这是一个没有喜事也笑口常开的乐天派,要小心,不能让乐天派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