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两个课时,约3000个字。
11.研讨朱自清的《春》
建和中心学校  郭洪安
一、             教育的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和了解作者,感知文路
2.能力: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涵泳阅读(默读)、声情并茂诵读;
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观察想象,摘录优美句段,观察想象结合,写春雨、写夏日、写秋水、写冬山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教师的“教”变为“导”,把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自觉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2.重视全体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情感的投入和发展,讲究好心情参与和有效利用时间。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二、重点、难点:
1.读  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涵泳融情、审美赏美、享受语感默读,等。
2.悟  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合作引入—积累运用—探讨诵读—探究感知
第二课时合作研讨延伸学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环节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合作引入—积累运用—探讨诵读—探究感知
一环节( 选下列三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教学引入)(3分钟)
1. 情境引入  板书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冠城。”老师或学生朗诵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同时让三位学生画嫩芽新叶、嫩草秧苗  桃花梨花,或者展示花草图片;其余同学写含“春”意的诗句或优美语句,学生评价诗画中的景物特征(小、细、鲜、新、嫩)。引入正课:研讨《春》。
2. 用激情语言创设好心境引入正课:研讨《春》(一篇能让读者进入诗情画意境界的文章,也能让读者产生梦幻般希望与目标的文章,也还能让读者享受自然的勃勃生机之美、和谐之美、成长向上之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阅读研讨的《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