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听课实录.doc
《听听那冷雨》13张ppt.ppt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doc
背景音乐.mp3
课堂朗诵评分表.xls
散文写作评价量表.doc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doc
我的中国心.mp3
乡愁-诗朗诵.MP3
小组合作评价量规.doc
写作评价量规.doc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章丘一中 吴西荣
文本定位
《听听那冷雨》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的第二课。本课时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鉴赏写景状物类散文意境美的方法,学会利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涵咏品读,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进行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空间。
教学目标:
一、品味“诗化散文”的情思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二、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片段。
教学方法:美读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配乐诗朗诵《乡愁》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名家配乐朗诵 学生用心聆听,感悟)。
引入新课:大家是否被感动了,心潮是否涌动了?那么是被什么感染了呢? 大家点头示意,齐声回答“思乡”。
小评 这样一首小诗高度浓缩了思乡情愫,它的作者是台湾诗人余光中老先生。余老先生用右手写诗的同时,也用左手开辟了一篇散文绿洲,实际上,他的散文写得也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听听那冷雨》。
( 板书课题及作者 )
(二)知人论世,走近作者。(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我给大家准备了余光中先生的有关资料,找一位同学朗读)
余光中祖籍福建,1949年离开大陆,等到1992年重新踏上祖国大陆土地的时候,已是经历了整整43个春秋。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浪迹天涯的苦痛与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着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