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3张,约1820字,1个视频朗读素材。

  姓名 刘珍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菏泽市第三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燕歌行》
  一、教材分析
  《燕歌行》选自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它不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后来战争失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二、学生分析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曾学过高适的作品,对边塞诗也并不陌生。但学习这首歌行体的古诗,对我校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度。他们重专业,文化课学习兴趣不高,而《燕歌行》篇幅较长,理清诗歌中叙事的层次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师要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诗作的多重主题,探究艺术技巧,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以能触类旁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