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1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doc
1 赏析示例长恨歌.doc
1 自主赏析湘夫人拟行路难.doc
1.1赏析示例 长恨歌.ppt
1.2自主赏析 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ppt
1.3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ppt
赏析示例 长恨歌
新提升•跟踪训练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语句空缺部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军不发无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主朝朝暮暮情。
(4)春风桃李花开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冠不整下堂来。
(7)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
(8)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六宫粉黛无颜色 (2)宛转娥眉马前死 (3)蜀江水碧蜀山青 (4)秋雨梧桐叶落时 (5)梨花一枝春带雨 (6)云鬓半偏新睡觉 (7)在天愿作比翼鸟 (8)此恨绵绵无绝期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3题。
读长恨辞
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2.上面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请概述这两首诗所感慨的对象与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理解的能力。两首诗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和内容不一致。李诗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后两句为议论警策。昏君李隆基对六军生死一点都“不动心”,只念念不忘“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亡妃,如此帝王,让人感慨。袁诗另辟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答案】 李诗主要感慨的是唐玄宗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主要感慨的是《长恨歌》只是反映李、杨之间的生离死别却看不到百姓们的生离死别。
3.两首诗中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解题时要仔细揣摩诗句,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角度思考。结合诗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比喻、夸张。确定了要点以后,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充分分析。
【答案】 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比喻、夸张。如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做对比,将“不动心”与“倍沾襟”做对比;袁诗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李诗中用了“蜀道如天”的比喻、夸张,袁诗中也用了“人间亦自有银河”和“泪比长生殿上多”的比喻、夸张。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秦中吟•歌舞
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注:①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著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4.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
【解析】 该诗描写了公侯朝臣的奢华生活,结尾两句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两句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
……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联写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到山顶,月光如银,轻泻在山中的小溪上,水汽飘浮在溪水上,又弥漫在山间。颔联接着写到,月光照耀下的水汽如同天上的白云,轻轻地飘到诗人所居住的山寺前。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烟”的洁白,又用一“流”字点出了“烟”飘流的动态。
【答案】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
……
自主赏析 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
新提升•跟踪训练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语句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2)闻佳人兮召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
(4)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6)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答案】 (1)袅袅兮秋风 (2)将腾驾兮偕逝 (3)时不可兮骤得 (4)各自东西南北流 (5)三顾频烦天下计 (6)长使英雄泪满襟 (7)铁马秋风大散关 (8)出师一表真名世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2~3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2.前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前四句诗“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接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
【答案】 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抑的悲愤心情。
3.结尾两句对表达诗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尾两句由对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