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字。
2016届第二轮复习之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断句篇
一、2016年高考大纲解读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分为两大板块:理解和分析综合。重点考查的内容有实词、筛选信息、概括分析、翻译,课标全国卷结合文本阅读考查文化常识、断句等内容。
二、高频考点解读
近几年的各省市高考题均都 先后出现文言断句的考查,形式是:在文言文阅读文段中留几个句子没加标点符号,要求考生用斜线点断这几个句子,通常分3分,一般断6处,每处0.5分。
2015年全国卷课标卷I
2015年全国卷课标卷II
2015年广东卷
2014年全国卷课标卷II
三、难点分析文言断句的考查
针对第一轮复习和平时做练习,反馈的信息是:畏惧断句题,平时没有进行过专题复习,因此在第二轮复习时,将断句知识作为系统复习的内容之一。此次复习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断句、文言阅读能力,巩固学生的文言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断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能迅速、准确点断语句。
四、关于断句
1、我国语言博大精深,有的词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含义。当然一句话也要求通顺,古代较早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的,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古代读书人为了阅读的方便,都要自己断句,而断得准确与否影响大矣!
看两个关于断句的笑话——
笑话一: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去,刚好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读的意思正好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你知道他们 两人是怎样读的吗?
笑话二:某君宣读文件,把“已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台下顿时哄堂大笑。某君生气了,他又敲话筒,又拍桌子,骂道:“你们笑什么!?年轻人不好好读书,现在连和尚也有文凭,更何况干部呢? ”
2、断句十二字原则
断句后,语句要做到——语义畅通,意思完整,内容合理
3、断句练习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 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答案:赵高欲为乱/ 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 持鹿献于二世/曰/ 马也/ 二世笑曰/ 丞相误邪/ 谓鹿为马。
五、【基本技巧总结】:
(一)找名词或代词
一般名词或代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成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