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40字。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课时
  课题            《秋水》教案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重点 1.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的那番感叹。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新课】
  我们中国的成语源远流长,含义深刻。其中有两个成语,一个是“ 望洋兴叹” ,一个是“贻笑大方”。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吗?
  【自主学习】
  一、介绍作者及《庄子》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城(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