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7张,教案约2320字。
教学主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和“人性在复苏”。三个板块分别突出人性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三组矛盾。第一板块探讨的重点是怎么样认识人性中的真和假的复杂关系;第二板块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第三板块探讨的重点是怎样凭借人性来战胜人的兽性,以免掉进恶的深渊。三个板块各有侧重,互相补充。通过学习和探讨,能够对人性的复杂和丰富、美丽和丑陋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自觉的道德追求。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的是《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受刑、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他喝的一部分,通过多重对比表现出人性中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对问题探讨这一学习方式已经熟悉;
2、 学生对外国小说比较陌生,对小说、戏剧、电影文学这几样文学样式的联系与区别很模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查阅资料,深入研读,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2)理清课文的情节,阅读体会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并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本阅读,理解“看客”所揭示的人性悲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看客”所揭示出的人性的悲剧及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 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板块的学习,帮助学生在人性的看台上,能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微课、PPT、电影视频、博客、QQ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的预习任务:
(1)自读全文,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2)让全班同学分四大组,每一组学生分别以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一普通观众这四种角色中的一种身份(由老师随意指定),用第一人称概述本选段故事情节,400字左右。
2、教师的阅读准备:重读《巴黎圣母院》全书,查阅雨果的生平经历介绍及名家对雨果及其作品的评论,阅读雨果的其它重要作品。
3、补充与《巴黎圣母院》相关资料,保存到班级博客里,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Free Mind思维导图软件。
微课《批注读书法》、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①雨果知识;②巴黎圣母院人物关系图)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组织学生分专题研讨“巴黎圣母院人物关系图”尤其注意研讨主要人物。
学生交流讨论,用word展示个人批注。
阶段三:课后
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为副标题,正标题自拟写作小论文,上传班级博客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