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7000个字。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此卷为试题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26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当窗理云鬓,▲。(北朝民歌《木兰诗》)
  (2)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
  (3)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4)▲,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6)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7)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8)▲: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9)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点明了莲花的象征意义。
  2.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荷(hè)亘(gèn)古妇孺(rú)皆知气冲斗(dǒu)牛
  B.斑斓(lán)祈(qǐ)祷心汇(huì)神凝人迹罕(hǎn)至
  C.深邃(suì)俪(lí )歌义愤填膺(yīng)回环曲(qǔ)折
  D.花圃(pú)炽(chì)痛来势凶凶(xiōng)一拍即(jí)合
  班级开展主题为“鲁迅精神在南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3.【名人轶事】
  鲁迅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在南京求学的四年间,鲁迅常和同窗好友接触社会,①可谓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②夫子庙、下关码头、台城、莫愁湖……等各景致,是鲁迅的常到之处。③来到这里,他真正离开旧式家庭;离开这里,他开始走向外面的世界。可以这样说:南京是鲁迅思想的启蒙之地,是鲁迅成为一代名家的首个重要驿站。
  第一活动小组搜集的这段介绍中,标点使用错误的是第▲句,应修改为:
  ▲。(3分)
  4.【名人著作】
  第二活动小组比较性地阅读了《童年》和《朝花夕拾》。下列关于这两部名著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阿廖沙喜欢节日之夜,雅科夫舅舅演奏六弦琴并唱歌,外祖母在人们要求下翩翩起舞。
  B.外祖父在发烧后教阿廖沙识字,他要孩子第二天把教的字母全念对并许诺奖励5戈比。
  C.鲁迅到达南京时先选择到矿路学堂进行学习,而后又来到雷电学堂继续深造直至毕业。
  D.作为解剖学教授,藤野先生不仅为鲁迅修改学科讲义,还连语法文字错误也一并改过。
  5.【名人名言】
  鲁迅自青年时期就一直探索救国之路,他曾以诗明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请用正楷字体将此两句诗抄写在田字格中(含标点)。(3分)
  6.【名人印记】
  为进一步探究鲁迅与南京的渊源,第三活动小组计划参观南京鲁迅纪念馆。筹备时,遇到一些困难,大家在班级群中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链接资料和对话情境,以“追寻印记”的身份给大家提供较为全面的帮助。(4分)
  ……
  王同学:可是还不知道纪念馆在哪儿呢?
  李同学:对呀,也不确定时间。
  刘同学:如果就这么随便看看,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啊!
  李同学:活动能成行吗?担心中……
  追寻印记:▲
  资料链接:
  中文名称 南京鲁迅纪念馆
  地点 鼓楼区察哈尔路37号
  开放时间 9:00—17:00(周六闭馆)
  馆藏精品 鲁迅亲笔稿件、鲁迅作品早期出版物等
  二(39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第7题。(3分)
  避地日本感赋
  朱舜水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
  7.作者经历明亡清兴,眼见朝代更替,因无力阻止“▲”(填短语)而“避地日本”,却仍心系故土,诗中以“汉土”和“▲”(填一词语)首尾呼应,感情沉郁真挚。鲁迅在《▲》一文里,曾提及朱舜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