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约1600字。
教学主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属于小说单元,学习小说,首先要抓住其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通过这三要素的分析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小说可以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知识更可以提高我们的素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读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究文章的深刻内涵,自己体会当时那个年代的特征,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小说阅读和鉴赏能力。《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反对一切社会变革的典型人物形象。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他们和马克•吐温一起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小说的学习热情一向很高,高中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学知识的积淀,同时也保持有对小说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本单元前一课的探讨,所以这节课应该可以展开得更顺利一些。但是,他们对小说的深入体会依然较浅,往往停留在表层,还应往深处引导,指导他们自己分析体会小说的能力,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便可依学生而展开本课的学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