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10字。介绍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思路开拓模式,有较强的操作性。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开拓策略
福建省古田县第一中学 施仁港
(原载《语文知识》2016年第5期)
自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语文学习》2015年第7、8合期上发表以后,各地就掀起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大讨论。如今,大家对于这种新的作文题型的特点已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一般认为,这种作文题型依然是新材料作文,只是增加了非常具体明确的任务指令,即写作要求。因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倾向于让考生写议论文,这几年全国卷的作文材料又大多取自社会生活,所以,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也就是按要求写成的针对特定对象的评论,属于时评的范畴,是时评的一种。
它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最重要的区别表现在:行文思路方面,传统的新材料作文一般通过分析材料,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在主体部分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主体部分在行文过程中,可以在字面上完全撇开材料(当然,在内容上还是要受材料的统帅),结尾最好能回扣材料。众所周知,这是典型的论证型议论文的写法,其说理的目的就是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如果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社会生活类的,那就既可以写成论证型的议论文,也可以写成社会生活评论,即所谓时评。寓言故事类和名言警句类的新材料作文一般只能写成论证型的议论文,漫画图表类的则视所供材料而定。
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则增加了非常具体明确的任务指令,其目的正如张开先生所言:“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些“指令”一般在文体、对象、内容和思维等方面进行“驱动”,对考生的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的作文试题中,“写一封信”即为文体要求,“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为对象要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则为内容要求。至于思维方面的要求,一般没有直接标明,要因题因材而定,鉴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大多存在争议性,故质疑思辨的理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应该按要求完成试题所给的所有任务指令。也因此,在行文思路方面,任务驱动型作文便呈现出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不同的面貌。一般以为,“就事论事,一以贯之”和“析事明理,文明交流”是这类作文在行文思路上的最重要特点。因而,在具体写作时如何呈现这种思路,也就成了教学和训练的重点所在。下面择要介绍几种此类作文常见的思路开拓模式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开拓的通用模式
(一)开头部分(约占25%):
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论题)。
常见的写法:
①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类似传统的新材料作文)
②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后再提出观点。(类似传统的新材料作文)
③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的深入分析作了分析说理范围上的界定,以便下文的分析说理更有针对性。
④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提出要探讨的问题。
(二)主体部分(约占65%):
紧扣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就事论事,一以贯之,体现纵深思维,追求透彻说理。要求具有一到两次拓展,两到三个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不限。
1.分析说理的目的:
①明析原因(根源、本质),②辨清是非,③直指利害。
2.分析说理的方式:
①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选定的事件或人物的行为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
②有时,为了使分析更深入透彻,或者为了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厚重,也可以适当联系现实或历史,引述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经典论述)。但对这些论据的概述或引用要尽可能简洁,而且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或事件时自然带出的,一切为分析既定的具体问题或事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