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道小题,约11430字。
2016年门头沟区初三一模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6.5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收回。
一、基础•运用(共27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书写体式,不同的书写体式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多以“真(楷书)、草、隶、篆”概述不同的书写体式。下面是四幅书法作品:
① ②
③ ④
(1)为上面四幅书法作品的书写体式,填写对应的赏析内容。(2分)
A.楷书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B.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C.隶书 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D.篆书 因形立意,笔画圆转
答:① ② ③ ④
(2)即将初三毕业的你,有一位同窗好友,请依据他(她)的性格特点(下面四项备选),从以上四幅作品中选择一幅,作为毕业的礼物送给他(她)。(2分)
A.潇洒浪漫 B.方正刚直 C.雅致严谨 D.端庄娴雅
答:你选择的书法作品是第 幅,因为你朋友的特点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儿童的艺术熏陶。 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及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_____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____,杨振宁将只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称职(chènɡ) “及”字的笔顺,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最后写捺。
B. 称职(chèn) “及”字的笔顺,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
C. 称职(chènɡ) “及”字的笔顺,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
D. 称职(chèn) “及”字的笔顺,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最后写捺。
(2)根据语意,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 即便 ② 但是 ③ 否则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3. 阅读下面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文字,结合语境在①②两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 ① 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② ”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A. ①省略号 ②破折号 B. ①破折号 ② 省略号
C. ①问号 ②破折号 D. ①省略号 ② 省略号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填空。(2分)
汉语中一种颜色,有时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例如黑色,有时用“乌”表示,成语有 “乌云密布”,用“乌”强调了光线的暗;有时用“墨”表示,诗句有 “黑云翻墨未遮山”,用“墨”强调云的层次感;有时用“皂”表示,俗语有 “不分青红皂白”,用“皂”表示最基本的黑白是非都分不清,强调了人非常糊涂。
答:生活中你喜欢的颜色是 ① ,这种颜色可以用 ② 替换,请写出一个带有这种颜色的词语或诗句或俗语 ③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姓”代表个体所属族群的血统源流,“名”则是个人的标号,用姓和名结合,就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在传统文化中,直呼对方的名,尤其是对长辈,是不尊重的行为。因此“字”是成年之后,供平辈或属下称呼之用,以表尊重。古人取字的含义与名是有联系的。“号”是在名与字之外自取的较正式的别名,内容多是表达个人的志趣、品味。因此,古代文人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号来命名自己的文集;有的还用自己的官名、籍贯名来命名自己的文集;而用“谥号”给文集命名就不是古代文人自己能做的事了,因为谥号是古人死后,其他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1)依据所给上联内容,补写下联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醉翁亭上醉翁乐,百姓安居乐业;易安居里易安____,民众________。
A. ①伤 ②流离失所 B. ①悲 ②背井离乡
C. ①伤 ②卖儿卖女 D. ①悲 ②国破家亡
(2)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家,解释他的文集命名的特点(2分)
A. 李 白《李太白集》 B. 柳宗元 《柳河东集》
C.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D. 辛弃疾 《稼轩长短句》
答:你选择的作家是 ① , 他的文集是用 ② 命名的。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共5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传统的节日,以丰富的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例如你读到了“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一联诗,你一定想到了春节,想到了辞旧迎新,想到了放鞭炮,贴春联……每到此时,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回家团圆。
读了以上文字,你想到的一联诗句是 ① , ② (填写古诗词)。与 ③ (节日)相关,其中的民俗活动有 ④ ,其文化内涵是 ⑤ 。
7. 默写(共6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2分)
(2)《陋室铭》中,运用类比和用典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要向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学习的语句 , 。(2分)
(3) “雁”是古诗文中经常用来表达作者某种情感的一个意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写出了飞向衡阳的大雁丝毫不留恋塞下,烘托出作者一种悲凉的心情。请写出古诗文中带“雁”的一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8-10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