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70字。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张  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能力。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
  3、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画面美、哲理美、情感美的融合。
  【教学重点】
  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
  诗歌中景、理、情的融合。
  【教学方法】
  1、借助多媒体,合作探究、缘景明情。
  2、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经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引发了一串灵感,成就了他在诗坛上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初、盛唐时期的诗人张若虚,这首诗就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以“月”为典型意象。
  月的流动变化过程:月生——月悬——月斜(月落)。
  三、赏析诗歌
  (一)第一部分:月生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意象
  提问: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
  2、意境
  提问: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构成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3、学生朗读。
  (二)第二部分:月悬
  原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提问:这样的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遐想?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朗读。
  (三)第三部分:月落
  游子思妇情
  1、两地相思
  原文: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2、思妇怀远
  原文: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