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6张,教案约1800字。
《雨霖铃》教学设计
执教者:临桂中学 冯名醒 2016.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品味这首词,描述词中情节,描绘离别前后的画面。
2.探讨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把握本词大意,初味词人的离别之情。
2.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让本词造成了字面上的矛盾,此矛盾结合词人的仕途人生,更能深化词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之情和离别后的客情冷落与孤清之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词人的离别之情,强化情感体验,初步了解人生的抉择、痛苦与升华,培养阅读诗词兴趣,形成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在阅读鉴赏中强化情感体验;学习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在阅读鉴赏中强化情感体验。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含“离别”之意的诗词句。
二、正课:1.词人简介
柳永(987年-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曾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 “倚红偎翠”、“浅斟低唱”的都市生活中。
然而他并没有真正放下功名之欲。他还是想要功名,他还是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于是他或是去漫游,或是辗转于改官的途中。离别之痛,漫长的道路,漫长的希望与寂寞中,柳永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之词。
2.自由朗读,扫除字音、字义障碍。
3.集体朗读,思考问题:这首词讲了几个怎样的场景?
明确:两个。 ①离别时。秋蝉叫得凄凉而哀切,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经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对方泪光闪闪的眼睛,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②离别后。想到这一离开,千里迢迢,一片烟波,夜雾沉沉的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