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雨霖铃》
  《雨霖铃》教学设计.doc
  bg011.mp3
  《雨霖铃》10张ppt.ppt
  《雨霖铃》学案.doc
  林海 - 林海 - 琵琶吟_clip.mp3
  我喜欢的老FLASH之李叔同之《送别》.wmv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
  雨霖铃朗诵动画.exe

  《雨霖铃》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文本选自《唐诗宋词选读》(鲁人版)第三单元第8课。
  本设计注重诵读和鉴赏的结合,以读促赏,以赏促写,以写带读。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主要途径。通过吟诵涵咏感知理解诗词所表现的内容,即让学生充分诵读,获得初步感受,并能声情并茂地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体味;然后通过深入赏析、质疑探究和合作学习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作品是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心灵共鸣和情感熏陶,完成创造性阅读。
  此设计内容包括三部分:
  1.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3)品读鉴赏,领会诗情,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当堂变式,完成创造性阅读;
  (4)回味总结,再读体味;
  (5)课堂升华,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
  (6)作业布置;
  3.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flash李叔同的《送别》
  2.课前预习案中,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与离别有关的诗句,我挑选了几句,下面大家一起读一下。
  (ppt展示)(学生齐读)
  离别,历来都是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黯然销魂”的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离愁,“断人肠”的是离愁,“催人老”的还是离愁。在众多作品中,将离愁写得最缠绵的当属婉约派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柳永笔下的离愁别绪。
  (板书 题目  作者)
  3、这首离别词是描绘的作者与谁的离别?
  4、先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ppt展示、学生齐读):
  5大家在课前都做了预习,我把大家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反馈一下(ppt展示)
  6学案错误教师集中讲评。
  ……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刘克亮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博兴县第三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霖铃》
  一、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鲁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柳永的《雨霖铃》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品位,并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感悟诗人蕴藏其中的情感内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