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00字。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走近孔子,了解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2,、通过孔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3、理解掌握文言文相关知识。
  二、方法:合作探究
  三、教学内容
  1、阅读教材了解:
  ①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
  ②儒家及代表人物。
  ③孔子的思想核心:礼。理想的人格核心:仁。
  ④《论语》语录体散文,记录孔子及几位弟子的言行。
  ⑤孔子想确立的政治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⑥了解孔子在我国及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2、补充内容:有一言有意义被人们所尊奉,流传下来就足以不朽了,而孔子又岂止一言呢。我大略翻了一下《论语》,其中尽善尽美、成人之美、见义勇为、见贤 思齐、后生可畏、文质彬彬、不耻下问、朝闻道夕死可矣、听其言观其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很多内容,在今天仍有极强的生 命力,对我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位2500多年前的伟人,真的令我们十分敬仰!
  3、评价:孔子是中华民族道德的楷模,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圣人”,司马迁评价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还深深地影响了 世界,联合国将孔子定为“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世界人权的基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人生理想的榜 样,这里既强调了修身的重要,又让学生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展示了孔子及弟子们的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难怪看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弟子时,他会气愤 的说“朽木不可雕也”。
  4、让我们进入文本,走近孔子,进一步了解儒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