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20字,高一下诗此鉴赏练习8首,答案详细。

  高一下古代诗歌阅读练习(一)
  《戏题牡丹》
  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凌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1.诗歌前四句表现了牡丹怎样的特点?诗人使用虚词“同、俱、何须、并、偏”对牡丹的描写有何作用?(5分)
  2.与前两联相比,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朝中措•梅》
  陆游
  幽姿不入少年场①,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恨,孤梦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②。
  【注】①少年场,热闹的游乐场所。②东皇,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3.纵观全词,作者笔下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5分)
  4.这首作品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3分)
  高一下古代诗歌阅读练习(二)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8.上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9.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清平乐
  李 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作者之“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触目之伤”的。(5分)
  4.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6分)
  练习一答案
  1.朦胧含蓄、柔美清新,(2分)突出牡丹竞相展示自己的美,(2分)照应标题“戏题”,暗示诗人的喜悦之情。(1分)
  2.侧面描写,(2分)第三联通过描绘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来表现牡丹的美,(2分)尾联通过写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来表现牡丹的美。(2分)
  3.生长在江头月底,从不如热闹场所,处境冷清凄凉;默默无语,花叶飘零,遭遇新诗旧恨,身世孤寂堪伤;清香自赏,尽管春风不管,仍然守望春天的来临,品行高洁。(答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4.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词人以梅自况,通过书写梅的遭遇处境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表达不与世争宠、坚守自我的高洁品行。(手法1分,赏析2分)
  练习
  (二)(1 1分)
  1.(5分)①对比和反复。“忆对”与“今宵”,用往昔花好月圆的中秋美景,反衬今夜无月的孤寂;“在杯中…‘湿纱窗”,反复咏叹,含蓄蕴藉,耐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