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50个字。

  丹东七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教学设计
  课名 《观沧海》
  省份 辽宁省 市 丹东市 区/县 振安区
  单位全称 丹东市第七中学
  教师姓名 于德伟 学段学科 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册次章节 七年级上册
  课时 1 年级 七年级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有一个适应过程,特别是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基础是相当薄弱的,需要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入手,多读、多背、多感知、多想象,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了解诗歌常识;
  ⑵.辨识与积累“碣石”、“沧海”、“澹澹”、“竦峙”、“萧瑟”等生字词;
  ⑶.正确诵读诗歌;
  ⑷.理解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⑵.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⑶.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3.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品位语言,体会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曹操生平事迹及诗集等资料。
  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电子白板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 1、检阅回顾复习学生积累的古诗。激发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学生展示展示有关曹操的生平事迹及有关诗句,了解曹操。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历代的诗歌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从最早的诗歌总集春秋时的《诗经》,到战国时的“楚辞”,从汉代的“乐府”到“唐诗”、“宋词”,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