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0字。

  授课日期 11月4日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穆丽平
  教学课题 总课时:4 第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二、简介作者(略)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学生个人配乐朗读。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补充:临;到,登上,登临;何;多么;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五、研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①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第二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