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0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宜宾天立国际学校 马光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字词句,读懂课文,会背诵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结合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和结构上三层排比的手法理解《战国策》长于叙事的特点。
3.体会本文朴素生动的语言特点。
4.理解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及委婉劝谏的好处。
教学重点
1.积累本课文言词语,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
2.体会选材的详略得当与运用类比推理委婉劝谏的好处。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详略得当的剪裁对渲染策士功绩的意义。
2.类比推理思维方式的理解与应用。
课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要求:进入教学情景
内容:回顾唐雎不畏强暴、英勇沉着的形象。熟悉《战国策•齐策一》中邹忌与公孙闬设计逼走田忌的故事(见课后)。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方法:讲解、默读、诵读、师生问答 1.教师课前阅读熟悉关于唐雎、邹忌的故事。
2.课上以唐雎导入,要求默读理解课后短文《成侯邹忌为齐相》。之后抽一学生讲出故事,然后指正。之后组织学生齐读一遍。
3.引出本课内容并板书课题。 听老师讲,进入教学情景。默读《成侯邹忌为齐相》,理解其大意。
要求:掌握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内容:1.由西汉刘向整理。
2.主要内容为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略或辞说。
3.长于记事,喜欢渲染夸张;描写人物形象生动。
方法:讲解 介绍《战国策》,结合《唐雎不辱使命》和《成侯邹忌为齐相》简要分析。 关注识记《战国策》知识点,勾画或做笔记。
要求:解题,了解人物
内容:1.“讽”的含义(讽谏,委婉地规劝),题目意为“邹忌讽谏齐威王,让齐威王采纳其谏言”。
2.邹忌,战国时期齐国大臣。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号成侯。后又侍齐宣王。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方法:师生问答 1.提问学生对邹忌的了解,然后作适当的补充。
2.提问学生对题目意思的理解,进行指导、纠正。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关注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进行理解记忆,勾画或作必要的笔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