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60字。

  雨   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通过学习诗作,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二、题解:《雨说》是郑愁予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读课文
  (一)字词正音: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二)整体感知: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