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00字。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该课属于略读课文。这篇小说创作于九一八事变后,那时叶圣陶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娴熟。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里活动。
  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3.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难点: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设想: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多收了三五斗》的作者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农民群像。本设计通过选取一二片断进行诵读练习,积累语感,并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造成农民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准备:
  1.搜索有关《多收了三五斗》的课件,对其进行选择、处理、整合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在备课时,利用百度搜索了《多收了三五斗》的有关教学资料,参考其他教案,并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确定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根据课堂的需要,我在百度网上下载了视频朗读和变色龙的有关图片及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图片,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  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设计思路
  小说是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多收了三五斗》的作者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农民群像。本设计通过选取一二片断进行诵读练习,积累语感,并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造成农民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方法:
  1、以“读”贯穿课堂,以“读”带动对文章的理解。
  2、质疑辅导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万圣米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新课。
  二、交流展示,展示课前自主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1.自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