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700字。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之一
基 本 知 识
一、考点阐释
200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考查作了具有本质意义的调整:①将原来的选择题变为填空题或简答题,并调整到第Ⅱ卷。②材料只选古诗词,不选新诗。③题量减少,由原来的3小题变为两小题,赋分由9分变为6分。2005年有8份高考试卷的分值增加到了8分,表明语言表述的分量在日渐加大。古诗鉴赏的内容是: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难度明显增大,但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知识要点精讲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一样,都是作者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通过节奏鲜明、和谐精炼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鉴赏古代诗歌时要注意:
1、理清形式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形式风格也不同,这是阅读鉴赏时首先要注意的,古代诗歌从表达方式上看,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从内容上看,有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羁旅诗等;从形式上分,有诗、词、曲三类(如下表):
古 诗
古体诗 不讲究格律
乐府诗
诗 绝句
中 近体诗 讲究格律
国 (形成于唐代) 律诗(包括排律)
古 小令
典 词 中调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诗 长调 “曲子词”、“乐府”等
曲(散曲)
歌 小令
套数(元代成就最高)
2、咀嚼词语
古代诗歌在用词造句方面,特别讲究凝练、传神,作者在有限的字数里力求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力求使每一个字都充分发挥最大限度的表现力,因此往往特别讲究推敲、炼字和反复修改诗句。所以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就要特别细心地、多角度地体会、分析作品中每个字词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3、把握意境
古典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体味意境的方法是在准确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当然,这最好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作总体把握。
4、明辨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鉴赏古代诗歌,就要基本了解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如“赋”“比”“兴”的表现方法,“对偶” “比喻” “夸张” “衬托”等修辞方法,“借景抒情” “物我同化”等独特的技法等,了解了这些手法,有助于披文入理。
三、掌握古诗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美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