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0字。

怀疑与学问
  课型: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1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1] 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2] 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3]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2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1] 提问法。对文中简单问题,通过提问法,引起同学注意。
  [2] 讨论法。通过学生广泛讨论,提高学生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
  教学难点:[1]  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   
  [2]  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1]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2]  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无论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三、教师带读课文
  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四、布置阅读思考题。
  为了有重点地学习这篇文章,我提出几个阅读思考题,同学们学习课文时考虑这  些问题应如何回答。
  思考题一: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题二:文章的总论点是什么?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题三: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四: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论证?
  五、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考虑思考题的回答,着重考虑思考题一。
  六、讲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篇文章有6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1段是一句引用:“‘学者先要会疑。’——程颐”;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这两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总论点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总论点,该怎么说呢?这两个问题,大家课后再考虑考虑,下节课来回答。
  七、逐段讲解课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