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20字。
30狼
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的文言字词,如“犬、敌、隧”等词类活用;“意、敌”等一词多义;“止”等通假字。
2、理解内容,梳理情节,并分析屠夫和狼的形象。
3、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文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通过分析情节,理解屠夫和狼这两个艺术形象,并体会主旨
教学难点:通过情节分析屠夫和狼的形象
课时安排:二课时
自学内容:
1.查阅有关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资料。
2.查阅“狼”的相关资料,阅读有关“狼”的作品。
3.借助工具书熟读课文,并根据想像按故事情节绘制图画。
教学设计
导入:从谈“狼”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狼的图像,给学生一个形象、直观的感受;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介绍有关狼的情况。
(介绍不必面面俱到,大致清楚即可)
一、整体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生疏的词语,大家讨论。
2.展示电脑投影,点拨、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并积累相关成语:
顾野有麦场 (瞻前顾后) 场主积薪其中 (杯水车薪)
恐前后受其敌 (腹背受敌) 屠乃奔倚其下 (倚仗人势)
眈眈相向 (虎视眈眈) 意暇甚 (目不暇接)
其一犬坐于前 (犬马之劳)
3.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展示自己创作的图画,并根据图画讲解故事内容。
4.选取极富想像力、生动有趣的图画,由创作者在全班进行讲解、交流。
(选取的图画,要照顾到课文中的四个情节,创作者的讲解也要注意细节描写,力求给大家留下生动、鲜明的印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巧设问题,分析课文
教师提出有关课文理解的几个问题,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组长做好讨论记录,并拿到全班交流。
问题设计:
1.课文写两只狼和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从课文中找出较量双方各自占据的不同的客观条件,并加以分析。
提示:从时间、地点、力量悬殊以及物资等几方面加以考虑、分析。
2.双方在主观态度上采取了什么方式进行较量?(从课文中找出,加以分析)
提示:a.屠投以骨,再投骨,直至骨尽;两狼并驱如故,缀行甚远。
b.屠奔倚积薪下,弛担持刀;狼前后夹击,欲置人死地。
3.双方的较量可谓斗智斗勇,看看人和狼的“智”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说说理由。
提示:从人懂得借助外在条件,变被动为主动以及化整为零,一一击破的方式克敌制胜;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