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道小题,约10650字。
唐山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卓素娟 审题人:肖艳红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45分)
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忖度(cǔn) 监生(jiān) 瞋视(chēn) 人才济济(jǐ)
B. 懵懂(měng) 嫡亲(dí) 伺候(cì) 疾风劲(jìn)草
C. 蹙缩(cù) 筵席(yán) 炽(chì)热 少不更事(gēng)
D. 沮丧(jǔ) 档(dàng)案 模样(mó) 扣人心弦(xu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② 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25日落下帷幕,从考生反馈看,今年国考笔试考得十分“人文”,而十八大、莫言、天宫一号等热点话题竟湮没无闻。
③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美欧的态度日趋强硬,外界认为其对叙利亚政权的颠覆斗争势在必行,只是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引而不发。
④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⑤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⑥中国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不应该被放弃;同时,由于国内政治背景、中外力量对比、国际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外交需要在战术层面更有所作为。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①③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不仅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 的窘境。
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军 ,对粉粹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立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 。
A. 左支右绌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B.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C. 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D. 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霍金写了《时间简史》,被人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B.米芾,湖北襄阳人,是北宋著名画家,生活在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包括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
C.靠增强安保力量制止“医闹”的发生让人怀疑,因为这样的举措只保护了医生的安全,忽视了对相关医生医德的要求。
D.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的院校。
B.国家接二连三地宣布降低药价,而降价幅度大的药品,却很快从市场上消失了,代之同类的高价药,这让消费者非常不满。
C.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D.法新社援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廷试是指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又称御试。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明经科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科目之一。隋朝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D.凡本省的秀才和监生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会元。
8、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空
B、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难道,哪能
C、召有司案图 案:根据
D、因厚赂单于 赂:赠送礼物
9、下列句子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而君幸于赵王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周飞亚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