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40字。

  13《故 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重要字词。
  2.理解文章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主题。
  3.分析把握闰土、杨二嫂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能把握文中的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1.能理解比较写法的作用。
  2.品味语言,能理解本课深刻的主题。
  【走进作家】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 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难点解析】
  如何理解“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
  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主旨解说】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特色鉴赏】
  ①对比手法运用准确,即人物形象对比、 环境的对比、感情的对比。② 富有哲理性的议论 ③景物描写折射作者的感情④ 浓重的抒情色彩。
  【基础知识训练】
  1.选择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恣睢(zì suī)  面颊(xiá)  带挈(qì)     白皙(x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