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50字。

  诗人谈诗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改正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注音或字形。
  (1)鲁藜(lí)   仿佛(fó)   旷野(kuànɡ)
  (2)署光(shǔ) 眺望(tiào) 乍然(zhà)
  (3)清晰(xī) 曾卓(zhuó) 弓弦(xuán)
  (4)内蕴(yùn) 门滥(kǎn) 山峦(luán)
  (1)      (2)    
  (3)      (4)    
  答案:(1)“fó”改为“fú” (2)“署”改为“曙” (3)“xuán”改为“xián” (4)“滥”改为“槛”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
  B.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C.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
  D.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解析】选A。A项“黎明”侧重本义,指现实中的黎明。B、C、D三项中的“黎明”侧重比喻义,指光明。
  3.下列各项朗读重音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B.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C.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D.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解析】选D。要结合语意进行标注,这两句写出诗人现实中的感受,而D项中加点的这两个词更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压”有一种沉重感和压抑感,表现出山峦黑影的巨大和夜的宁静,体现诗人对黎明的渴望。“流”就是“划”的意思,以动写出了夜的宁静,也写出了星星的美,告诉我们,夜虽深,但在行进,黎明终将到来。
  4.课内阅读。
  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完成后面问题。
  (1)阅读诗的第1节,谈谈你对“开门,还是深夜”的理解。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含意的能力。诗人因错觉而产生联想,即把月光误认为是阳光。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生活场景,但在理解时要扣住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来分析。
  答案: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2)阅读诗的第2节,说说诗人在这一节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