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60个字。
简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
柳州圆湖小学:马国云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新课改推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站在学校的层面,我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如何立足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如何在与所谓的传统教研的辨析中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而不致流于形式。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追问中我们发现,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处着眼,寻求教师实质性的、积极的、主动的参与,任何形式的校本教研都只能是图有虚名,流于形式而成为摆设的花瓶。因此,以新课改要求和校本教研理念为比照,关注教师当前教学研究状态,剖析这种状态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侧重对一所普通小学中教师当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备课、评课、反思和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就如何在学校层面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方面,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对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现状。就调查来看,目前教师备课主要采取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及二者的结合几种形式。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个别教师备课不认真,纯粹应付;部分教师在备课中过于倚重杂志、参考教案,对教材的深入专研不够;集体备课没有很好落实;教师间的备课交流有待加强等。
2.分析。从建立校一教研制度的角度,我们比较关注集体备课和教师间备课交流问题。在当前的学校教研活动中,很多学校在教研组的基础上还以各年级为单位成立了备课小组,目的是让教师加强教学交流,提高备课质量。调查中我们却发现,相当部分教师备课进各自为阵,能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教师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个别教师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备课是为了应付教导处检查,没有主动交流的意识;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忙于上课批改作业,人际交往的时间相对较少,影响了主动交流;由于和谐民主的教研氛围创设不够,部分教师对于主动交流有顾忌;部分教师照搬照抄教案,忽视了对教材本身的深入钻研,对教材的浅表认识使教师不能有感而发,无以交流。此外,由于学校对备课小组督促、检查、指导的重视不够,使集体备课徒有其名。
3.思考。应正确引导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思考教学中的困惑或问题,作好教学准备工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营造良好氛围,高度重视并落实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实实在在发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