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49张,教案约451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嘉积中学语文组 程茹
一、教材分析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一起,组成“阅读鉴赏”的第一单元。这几篇课文有写景精美、意蕴深刻、语言优美的共性,而《囚绿记》又以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两篇。
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含不尽之意自在言外,他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的内心意诉之于外象。他的这种内心意诉没有赤裸裸的直说,而是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而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具体的感性想象中显现普遍性的真实。”散文能写到这份上,也就有了深沉的意境。所以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白,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让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预习课文,但是对这一学习方法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状物散文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
三、教法设计
1.依据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教材教”,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2.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课堂训练并互动交流,教师分析小结后再让学生迁移训练并展示、交流成果。教学应突出语文科特点,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和体验,关注学生能力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评价、点拨的作用,并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文章抒情线索,学习象征手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把握文脉,深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思想和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不屈的民族精神,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六、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用成语说出看后的感受。如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朝气蓬勃等。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欢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