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20个字。
《行道树》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1、教学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借助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2、教材分析
张晓风的《行道树》是一篇满含哲理与情感的优美散文。行道树为城市制造清新,献出浓阴,自己却蒙受一身烟尘,夜晚在黑夜中苦熬,是奉献者的象征。文章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用清新,凝练的语言,道出了行道树的心声:奉献是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抒写了奉献者的博大襟怀,赞美了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2-1-c-n-j-y
3、设计理念
1)挖掘语文教材中潜在的“美”的资源,重视语文学习的熏陶感染作用。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散文的阅读而言,重在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章对话,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就是读者与一颗高尚心灵的对话,在这种“美”的襟怀,“美”的精神的熏陶感染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2)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线,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学生“自主、合体、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充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开掘学习自主探索研究的深度,使之调动生活体验,全方位阅读。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表达出内心独特的感悟。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生活体验与积累匮乏,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认识不足。因此,首先我借助一些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内涵的升华。其次,我借助七年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奉献者的精神之美,生发起他们同样美好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