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55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中青时评”2016年5月号第9辑
1. 杨绛:岁月沉淀后的云淡风轻
2. 宽容看待高考季学生“撕书”
3. “扔鞋治陋”的文明之辩更具意义
4. “如厕超时罚款”权利失衡催生“猫鼠游戏”
5. 理性看待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
6. 太原封杀滴滴打车是一种蹩脚政策
7. 纷飞的谣言与我们浮躁焦虑的内心世界
8. 减少“未婚妈妈”比剥夺监护权更重要
9. 要让“高考经济”热变得健康
10. 推出“官方版小吃标准”是角色错误
11. 乐见海淘新政按下“暂停键”
12. 振兴发展老工业基地期待“新合唱”
13. 改变犯罪低龄化别依赖修改法律
14. 如何让“独生子女护理假”落到实处
1. 杨绛:岁月沉淀后的云淡风轻
发稿时间:2016-05-26 09: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6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前有阎肃、葛存壮先生仙逝,后有梅葆玖、陈忠实先生仙逝,今又惊闻杨绛先生仙逝。见证了一个世纪的中国的国学大师陨落,让人唏嘘不已。
在我的想象中,老先生应该一直守着记忆在三里河的寓所里安静的生活着。从来没有想过杨绛先生会在某一天离世。生死有命,谁都无法抗拒;而先生真的离开了,又无法平静地接受。
喜欢杨先生的文章,睿智、平和,于岁月沉淀后的云淡风轻。先生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敬重杨绛先生,因为她的文字犹如一股清流,在这个浮躁的人世间让人感受到一丝清新,给我们指明了文学的方向。
为何怀念先生,不仅是先生的高寿,不仅是她写的《洗澡》跟钱老的《围城》,还有她的爱国情怀。“中国的语言是我们喝奶时喝下去的,我们是怎么也不肯放弃的”。拳拳赤子之心,为当代的年轻人树立了一个标杆。
看了很多评论,许多人对杨绛先生被称为“先生”很不解。“怎么是‘先生’,明明是“女士”啊”?不要再问“为什么称先生”啦。女性称为先生者,是一种比册封什么爵士或获颁什么终身奖都有更大的成就。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少年为淑女,中年为夫人,老来尊为先生,都是社会公认的优秀女士。
对杨先生这样一位集作家、翻译家、学者、编剧于一身的知识女性,是对她文学创作的最高嘉奖,称先生当之无愧。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界的一个优雅的传统,一种尊师重道的风气。
若生为男儿,生来便是先生。可是作为女儿身,能够被称为先生,那是要做到比男人还要优秀,才能被冠以的称号。105岁的寿命不会有几个人活得到,先生这个尊称更不会有几个女性能享有。杨绛先生虽去了,但先生的名字,却被人铭记于心。
先生是年轻人永远的楷模。现在一些年轻人智能手机天天握在手里,学习的渠道也更多更便捷了,然而知识结构却呈现着娱乐、肤浅化状态。世界之大却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这凸显的是,年轻人对国学认知能力正在慢慢淡化。我们也许永久达不到先生内心那些能量,淡定从容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但我们更需要沉淀!尽管达不到先生的高度,但是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去磨练自己,先生应成为年轻人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可能是真的因为读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当有一天她走了时不免哽咽。《我们仨》诠释了爱情、亲情,讲了人生的大智慧,更诉说了自己的孤单。“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她就静静地走了,离开生命驿站,去找生命中的钟书和女儿。愿先生一路走好,在天堂里再续“我们仨”的情缘。(王德华)
2. 宽容看待高考季学生“撕书”
发稿时间:2016-05-26 09:4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随着一声狂欢,瞬间碎纸如雪,飞了教室、走廊一地。每年高考前后,各地高三学生的撕书照片频现各大媒体,“撕书”仿佛演变成为一场肆无忌惮的毕业礼。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高三学生在教学楼前将废旧试卷和书页撒下,并高喊“高考加油”。对此,校方并未表态,似乎默许。(5月25日《深圳都市报》)
每年高考季来临,高三学生撕书的新闻就会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谁的青春不迷茫”?每个人的青春都曾这样走过。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语境下,高三学生的升学压力可想而知,疲劳战术、题海战术,使得他们的情绪早已憋成了“堰塞湖”,在即将迎来出头之日,以“撕书”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不妨给予理解和宽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