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0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设计
  首医大附中 冯玉兰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1.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解题;简介《论语》;简介孔子及其主要思想(为总结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作准备)。
  2、扫除词语障碍,疏通文意。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
  二、解题:
  1、同学们看课下注释①
  2、简介四弟子:
  3、侍坐:学生坐在一起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起陪伴长辈叫侍坐。
  三、《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四、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