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50字。
第一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在阅读上的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领悟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以高妙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全文用词生动准确,比喻贴贴形象,语言华丽而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对于本课,教师解析虽然必要却不宜繁琐,应该点到为止,要着重引导的是学生的仔细阅读,让学生反复品味,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用接纳美的心胸和心境去理解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复杂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此次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适时启发点拨学生,同时还应真正体现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会阅读、品味和感悟,在师生和谐平等互动的关系中凸现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语文课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文章创作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学习文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并学习其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文中严谨的结构和“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创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领悟、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文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不满社会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体会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品味散文的语言音乐美。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写景层次及品味文中的语言美。
(2)通感手法的学以致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以及叠词等手法的表达技巧。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准确生动的联想和描摹去融入文章的情境和体会文章的韵味。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踏着《春》的脚步而来,携我们观看了梅雨潭的《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