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60字。
单元(章、节) 第 一 单 元 第 一 课
课 题 《沁 园 春•长 沙》
第 周第 课时 授 课 班 级 高 中 班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
2、训练抓住关键词,领会诗歌的意境。
3、学习以生动精练的语言表达感情。
渗透教育 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
教 学 重 点 1、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领会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2、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 学 难 点 词人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的萧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语言品读法。听录音带。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2、点拨法。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
学 法 指 导 1、引导学生自读,诵读,并示范朗读。
2、掌握鉴赏诗词步骤,进行理解性背诵。
第 1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当初冬的第一场雪轻轻落在你的肩头,你会感受到冬的纯洁;当第一场春雨浸润你的发际,你会感受到春的生机;当如火的骄阳肆虐地灼烧着你地肌肤,你会感受到夏的炎热;当凉爽地秋风微微吹拂着你地脸庞,你会感受秋的凉意,朋友,此时的你已经步入了诗的殿堂,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诗词的王国,共同感受诗词的魅力。
二、介绍诗词
1.诗的有关知识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的基本特征是:⑴凝练性——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一个句子的语言安排,打了60次草稿。例如:中国古代最短的诗歌当数《吴越春秋》上载的一首了,全诗只有八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虽然如此之短,却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狩猎图:伐竹,制作弹弓,用弹丸和弹弓追逐猎物的情景,跃然纸上。然而,这并非是最短的诗歌。世界上最短的诗歌是北岛的《生活》。全诗只有一个字:“网”。虽一字,却形象深刻地刻画出了生活的本质问题。池莉在她的一篇小说中借小说人物以戏谑的口吻仿了一首《生活》,也一字:“梦”。虽有调侃的味道,但也并非没有道理。
⑵跳跃性——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由一端跃至另一端,由过去一跃至未来,超越时间、空间。跳跃多由两个或以上的动作构成,动作之间没有连贯性,只被同一情感线索维系。例如:华觜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中从高原上年轻的姑娘通过声音联想到了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疲惫的旅人。
⑶节奏(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停顿是形成节奏的重要手段)、韵律性(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