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6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内容,能够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词作;
  2. 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本词用典抒情的写作手法;
  3. 明确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含蓄、精练地抒发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 悲苦心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词用典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明确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弃疾在66岁时写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关于辛弃疾,我们已经知道了,他是南宋爱国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一,并且,他的词善于用典,这节课,我们学习辛弃疾在34岁时写的一首词,再一起体会体会辛弃疾词作的特点。
  二、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余年,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三、解题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注释②、③,看看能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板书:题目、作者)
  明确:水龙吟,为词牌名;
  建康,地名,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即“六朝古都”;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四、整体感知全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学步骤:学生自读——学生范读——齐读——师指导——自由诵读——齐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