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11400个字。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发绺(liǔ)脸颊(xiá)抖擞(sǒu)萦系(yíng)
  B.胸脯(pú)惩罚(chěng)焚香(fén)跻身(jī)
  C.虐待(nuè)踌躇(chóu)遴选(lín)脑髓(suǐ)
  D.倏忽(shū)嫉妒(jí)殷红(yān)翘首(qiá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中脸颊的声母为j;B中胸脯为第三声;C中虐(nüè);D正确,故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B.美丽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的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的轩然大波。
  D.在暴徒的手上,一把早已上膛的短管猎枪正准备伸出来,如果这个战士的动作稍慢一点儿,后果将不堪设想!
  【答案】C
  【解析】

  双方的能力和作用要更能显示出来。不符合句意,故选C。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教育部日前表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并坚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发展。
  B.社区居民议事会是居民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其成员包括户籍居民代表、非户籍居民代表等组成。
  C.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D.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A项用词不当,“牢固”改成“巩固”。B项语义重复,删去“组成”;C项语义错误,删去“有”。D正确,固选D。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型刊物《中华名人录》所刊登的“刻苦自学的华罗庚”一文,同学们都很喜欢读。
  B.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C.单位为全体职工代扣了“三金”——即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D.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A中双引号改为书名号;C中呢后面的逗号改成问号;D分号还成逗号。B正确,故选B。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
  B.《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篇小说在展示贝聿铭高超的建筑艺术的同时,还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C.《月迹》这篇散文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展开,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力以及童心世界的美好。
  D.《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写自然环境,生动细致,极富感染力;全文采用倒叙手法,以回忆的方式,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各个选项,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判断。B中《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篇小说在展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
  现在的电视荧屏,跟风现象严重,什么类型的电视剧火,马上就涌出一大堆同一类型的电视剧,几十个(pín)道都长成了一副面孔,难免会让观众感到(nì)味和厌烦。甚至于那些风(mǐ)一时的相亲类、鉴宝类电视节目,也弄虚作假成风。一部满怀情感与文化底(yùn)的以真实记录、原生态呈现为基本特征的《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成为一缕清风,打开了观【】众的心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