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道题,约6240个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蚌埠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
语文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共25分)
1、下列斜体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拾(shè)级惬(qiè)意地壳(qiào) 玲珑剔(dī)透
B.怅惘(wǎng)褒(bǎo)贬污垢(gòu) 泠泠淙淙(líng)
C.嶙峋(lín) 崛(jué)起簌(shù)簌销声匿(nì)迹
D.孕(yùn)育古刹(chà) 圩(wéi)子分道扬镳(biāo)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绿荫如盖繁花似景枝繁叶茂万籁俱寂B、潾潾涟漪溪水溶溶郁郁葱葱梦魂萦绕
C、飞红滴翠生意盎然登峰造极仙山琼阁D、萧萧瑟瑟悬涯峭壁清奇悄拔奇峰攒聚
3、把“①欢快清亮”“②不绝于耳”“③清纯悦耳”“④泠泠淙淙”这四个词语,填入下段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组是()(2分)
作者过了寒翠桥,就听到▲的泉声,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了美妙的音响。
A、②③①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③①④
4、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欺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
B、太阳不甘寂寞,让那水流的紧张的影子在树干和青草上不住地忽闪。
C、有些草早已从水下钻出来了,现在立在溪流中频频点头,算是既对影子的颤动又对小溪的奔流的回答。
D、小白杨树被冲歪在水下,像一条条蛇似的顺流而去。
5、下列诗句所体现出的物候现象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相同()(2分)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6、下面三句话共同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2分)
①你顺着小溪会突然来到一个宁静的地方。你会听见,一只灰雀的低鸣和一只苍头燕雀惹动枯叶的簌簌声,竟会响遍整个树林。(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②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邪溪》)
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A、衬托B、想象C 、拟人D、抒情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18年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将在蚌埠市举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城运会服务。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深圳文博会安徽文化产业宣传推介会上,蚌埠市大明文化创意园成功签约。
D.中考将近,我们要以优异成绩献给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8、读下面唐朝诗僧景云《画松》诗,选出后面分析不确切的一项()(2分)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忆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A.第一句写见到画松,立即为之打动,觉得完全像一棵真松树。“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之感。
B.二、三四句写诗人沉思凝想去把握画境。当画境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得到印证时,诗人获得了一种顿悟的极大乐趣。
C.诗人用秀丽奇险的东南名山天台山上的松树与“画松”进行对比,表现画松的苍老遒劲。
D.作为题画诗,本诗独具一格,未对画松作实在的形状描摹,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来写,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了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了画家的艺术造诣。
9、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9分)
①晓战随金鼓,▲。②▲,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大雪满弓刀。④▲,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⑥陈涉太息曰:“嗟乎▲。”
⑦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⑧先天下之忧而忧,▲。⑨▲,月如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