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字)
引领学生驶向良性写作轨道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谭术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表达与交流”这一板块中要求: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2、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
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完成以上目标呢?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今年九月初,学校展出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图片,我组织学生观看后,要求学生作笔记。
检查学生笔记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较深的感悟。于是,我进一步思考,能否以这次图片展为契机,让学生通过写作,对自己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辩证地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能力?
马上行动,作文题目酝酿出来了。
根据下面的材料作文:
读史使人明智。 ——培根
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 ——唐太宗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前人凝固的足迹和思想,历史是今人矫健的步伐和智慧;历史是古代人民辉煌成就的载本,历史亦是腥风血雨沧海桑田的剪影;历史的辉煌是我们前行的标杆,历史的无奈是我们奋勇的警示……
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时刻,我们怎样对待历史?怎样解读历史?以“历史”为话题,自己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过适当指导,学生作文积极性很高,很快作文就交了上来。
在批改中,我惊讶学生知识面的广度,高兴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得意自己的这次作文命题。我认为,这确实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写作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