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90个字。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9月月考语
一、默写
1.蓬头稚子学垂纶,。《小儿垂钓》
2.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
3.,寒梅著花未?(《杂诗》)
4.,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考点:古诗文默写
答案:1.侧坐莓苔草映身。2、而今渐觉出蓬蒿3、来日绮窗前 4、此夜曲中闻折柳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默写是不要错字、添字、漏字。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线词的含义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永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
B.仲永五岁就以作诗而出名。
C.仲永很能挣钱被乡人称奇。
D.仲永缺少系统学习而平庸。
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考点:内容理解句子翻译实词解释
答案:1.宋(北宋)王安石2.同乡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3.C4.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学习永远不晚。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伤仲永》的作者是北宋的王安石。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本句翻译要注意“奇”的翻译:“对……感到惊奇”。
3.乡人称奇的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不是仲永很能挣钱。
4.本文主要强调了一个人成才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人身善织屦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线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2)以子之长()
2.翻译。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