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50字。
等待是一场美丽的错误——《错误》教学实录和反思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2016级高一(8)班
时间:2016年9月14日
整体框架:《错误》诗中的中国元素切入,进行针对性的深入解读,这一块是文本内容的教学,是写什么。然后理解这些元素的排列顺序,侧重于形式的教学,是怎么写。最后归结于主旨的探讨——等是美丽的错误。
课前播放《江南》林俊杰(造势,为何选择这首歌)
风到这里就是粘
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
缘分写在三圣石上面
爱有万分之一甜
宁愿我就葬在这一点
圈圈圆 圆圈圈
天天年 年天天 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
生气的温柔
埋怨的温柔 的脸
师:这是一首充满中国元素的诗歌,带有浓郁的中国风。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诗人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这首诗被称为“台湾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这首诗就是(单刀直入,为何如此导入?导入的指向性必须明确、准确。用最直接、最精炼的语言告诉学生一节课的要学的“干货”。找准文本的命门,就好像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中国风,中国元素、中国诗人,是课堂切入的选点,因为这是《错误》中最显著的语言形式特点。)
生:《错误》。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然后说说读完后的第一感受,(学生自由朗读,回答)(诗歌的朗读倾向于个体朗读,不赞成齐读。读诗是需要停顿延长、轻重缓急。这和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高低有紧密关系)
生:读来很舒服,是种享受。
生:好像写一个女子在等人,等丈夫。
生:好些词语句子有中国古代诗词的味道,情感很低沉,凄凉。(学生的阅读体验往往是表层的,缺少理性深入的感悟,这就要求老师在找到合理合适的切入口后,要及时跟进,才能进入文本深处,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这就是教学展开的过程。类似开场锣鼓敲响后,开始舞刀弄枪,练把式。)
师:大家谈了读完诗的第一感受,有些是从内容入手,说是在等人,似乎还包含着一个故事。有些从语句出发,看到了古诗词的影子。也有些从情感来品味,有些小感伤。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关键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为什么这样抒发感情能打动我们读者,让我们感觉很美,很有味道和意蕴。刚才我说了,郑愁予被称为(这段既是总结,又是下个环节的过渡引发,顺势勾连。)
生:中国的中国诗人(再次提到中国两字,课堂的话题紧凑而不流离,还是指向性的问题)
师:是的,我们能发现里面大量的中国元素,能找出来吗?然后说说这些中国元素的词语能引发的你哪些想象和联想。(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个用眼,一个用脑,梯度层次分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