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有教学设计及导学案,约1940个字。
《台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2、分析父亲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3、理解父亲、热爱父亲。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父亲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营造情景自然导入
看视频,听歌曲《父亲》
师: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再苦再累不张口,这就是父亲。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农民父亲。
二、概括情节感知父亲
1、出示问题:
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②父亲为造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事情?
③高台阶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2、让学生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三、赏析探究读懂父亲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在书上批注,概括父亲的形象。
2、学生以“文中的父亲是个______的人?从文中第___自然段的___________(句子或词语)可以读出来”的句式自由发言。
3、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精彩的句子进行品味,理解父亲的形象。
⑴老师示范品析句子,分析人物。
示例:
“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①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别人家的高台阶的羡慕、向往。
②“摇不散”,拟人,对柳树枝的描写,烘托了父亲目光的专注和内心对高台阶的向
往,可以看出父亲对目标的痴迷和执着。)
⑵小组合作,运用学过的方法,品读描写父亲的重点语句,试着从人物描写、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等角度选择一点进行赏析,分析父亲的形象。
⑶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发言提示:①点明语段②朗读内容③品味分析④概括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