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6760个字。
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
一、文言文部分(40分)
(一)默写(15分)
1.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2.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回看射雕处,__________________。(《观猎》)
4.____________________?止增笑耳。(《狼》)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曲的题目是_______ ,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_________。(2分)
7.下列选项中,与“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季节相同的是:()(2分)
A.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D.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本文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苏轼,我们还曾学过他的(体裁)_ __(作品)。(3分)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 ______。(3分)10.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B.“怀民亦未寝”中“亦”字写出对方的“未寝”,是作者意料之外的事,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D.“闲人”一词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和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