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90字。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
  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
  [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代词,它,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