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麻章区第一中学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主编人:张娜 审稿人:叶德敏 定稿日:2016.9.4
协编人:李桂生 使用人:高三学生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诗歌语言
一、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的风格特点
2、了解常见作家的语言风格特征
3、掌握答题步骤
二、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案】
一、考纲考点解读(P89)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语言的鉴赏品味常常是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考查思想感情的题也往往由语言点切入。
二、自主学习(《优化方案》P89—P90)
鉴赏诗歌的语言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
【探究案】
一、高考真题引路
1、(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问题】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规范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得失反思: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模版:释义+描述+情境
方法归纳 1.选准关键词(或“诗眼”)
把该诗歌中的重要词语予以标注,然后反复比较,看看哪些字词最为传神
答题步骤:
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问题】“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答题模板:句意+情感+艺术效果
方法归纳: 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义。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
2.抓住关键词语赏析诗句。对于主旨句或信息含量比较大的句子的赏析,要从抓关键词语入手,因为很多句子的含意,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关键词语传递出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