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5张。
《枫叶如丹》教案 
教学目的:1)理解关键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起到的作用; 
2)体会整句短句结合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借物喻理、因事悟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成熟的美,是真正的美。"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1.  导入: 
师:  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全体高一同学去体育公园欣赏高雅音乐,体验了一回听觉上的美的享受。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验一回视觉上和心灵上的美的享受。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三幅美丽的图片,分别代表了春、夏、秋,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过一会请几位同学在全班面前分享:这其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幅,为什么。(幻灯1至5,春、夏、秋)(1,30) 
师:同学们都认真欣赏过了,现在请几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你最欣赏哪一幅,为什么。哪位同学自告奋勇? 
生一: 
有同学最欣赏其它两幅的吗?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二: 
有同学最欣赏这幅的吗? 
生三: 
(3)     
2.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用自己真挚、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这几幅自然景色。如果我们把这几幅景色连起来,由春到夏到秋,就是一个季节的变化,面对这样一个过程,作家袁鹰是如何描绘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袁鹰先生的《枫叶如丹》。(幻灯6)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枫叶如丹》,各自放声读一遍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