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20字。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第四单元《小径分岔的花园》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很多家庭主妇在换季时,往往为不同季节的衣物混放在一起而苦恼,如果 ,就可以避免混放,同时也方便下一季整理。
(2)《戏里剧外》的作者对坚守电视剧文化价值、尊重电视剧美学、追求电视剧品质品位等方面作了 的阐述。
(3)真应了 的俗语:几个来自不同城市的年轻人在一个小旅馆相识,共同做起了靠偷盗发家致富的梦并付诸实施。
A.物以类聚 分门别类 条分缕析
B.分门别类 条分缕析 物以类聚
C.条分缕析 分门别类 物以类聚
D.分门别类 物以类聚 条分缕析
解析“分门别类”,根据事物的特性分成各种门类。“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物以类聚”,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现在多指坏人跟坏人常凑在一起。(1)句由“不同季节的衣物混放在一起”“避免混放”“方便下一季整理”可知应用“分门别类”;(2)句是说作者做了详细的阐述,应用“条分缕析”;(3)句由“几个”“年轻人”“共同做起了靠偷盗发家致富的梦并付诸实施”可知应用“物以类聚”。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冯友兰认为,要想拥有高尚的人生境界,关键在于人的“觉解”程度的高低。据此可将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
B.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开拓了小说创作的新方式,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C.想像不仅对于读者的欣赏是一种必要,对于诗人的创作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创造和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
D.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那么《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
解析A项,“要想拥有高尚的人生境界”与后面“关键在于人的‘觉解’程度的高低”一面对两面。B项,“开拓”与“新方式”搭配不当,将“新方式”改为“新境界”。C项,“不仅”“也”形成的递进关系颠倒,应该是“想像活动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这样才能和后面的“创造和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形成一致,并且也符合实际情况。
答案D
3.将下面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解析这是一段描述性语言,表现师生的行动。提供的四句话不存在“主体”变换的问题,但有一个逻辑事理的问题。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一般是“接受信息→心理反应→行动表现”,所以应该是④→②→③。而“像……一样”作为状语,应该靠近它所描绘的动作,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特别是分句),所以①句必须紧挨“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答案C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除夕•甲鱼
清冷的一个早上,老萧被妻子支出门办年货。老萧是个作家,全村人都知道。但没人知道作家是做什么的。问过,做“反革命”被贬到这麻雀都不搭巢的地方来之前,你老萧挣谁的钱?他答:作家协会管饭。简称“作协”。人咬着问:做什么鞋?老萧笑,心里却委屈着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